前不久,宁波的王先生和朋友一起到市区一家知名的洗浴中心洗澡。当洗完澡,王先生打开该中心提供的物品寄存柜时却吓了一跳:“我朋友的寄存柜被撬了,身份证、手机以及3000多元现金被盗不说,连穿的衣服也没了!”面对“空”寄存柜,王先生马上叫来工作人员并报了警。随后,王先生要求洗浴中心赔偿,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,寄存柜外贴了提醒告示,而且寄存柜是免费使用的,所以他们不该负责。面对商家的这一解释,王先生十分无奈。 记者了解到,像王先生这样有过类似遭遇的浴室还有不少。近日,绍兴市就发生了这样的案件10余起。浴场、健身场所顾客寄存物品失窃,提供免费寄存的商家是否该承担责任?商家的安全保证是否靠得牢,该如何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?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。 “贵重物品及现金寄存请妥善保管”——在杭州莫干山路上的一家浴场,记者走进大堂就在总服务台醒目处看到了这样的大红提醒文字,提醒顾客要将贵重物品和现金寄存在服务台,否则后果自负。但对拿着钱包和手机的记者,服务员并没有进行任何口头提醒或警示。于是,记者询问服务员,钱包和手机寄存在更衣室的贮衣柜是否安全?一名负责人模样的中年男子过来保证说,绝对安全,因为他们更衣室的衣柜都是“双保险”,另外还有服务员值班。 男更衣室里,记者发现每个衣柜除了在服务台领取的一把铁锁外,里面1名值班工作人员手上还有一把钥匙。“光靠你的一把钥匙是打不开的,必须要我的钥匙同时开才行,”一名工作人员一边给记者演示一边保证。“这双保险绝对靠得牢”,他说。“万一东西丢了怎么办?你们负责赔偿?”面对记者这个问题,这名工作人员显得有点不耐烦,他告诉记者,东西肯定不会丢,如果不放心的话,东西可以随身携带,对于赔偿问题他表示,浴场已经在多处张贴了“寄存东西失窃‘后果自负’”的告示。 在杭州市部分浴室、超市、运动健身场所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的寄存处,记者发现两把锁构成的“双保险”是商家保护消费者物品安全的最主要手段。此外,所有此类场所内都张贴有提醒标志,提醒消费者自己注意保管好财物。 杭州市民蔡大姐曾经在延安路上一家健身中心健身时遭遇贼手。“先不说赔偿责任该谁负,我觉得商家至少应该在贮物间多安排巡逻人员巡逻。”蔡大姐说,因为健身中心、浴室的贮物室都设在更衣室,里面无法安装监控,所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巡逻次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同时,她建议,去浴场或则健身中心,千万别带过多的现金或者贵重物品,身上有贵重物品,最好听从浴场的提醒,到前台去寄存;还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是自己带一把更衣柜的锁。 对于商家“失窃概不负责”的说法,宁波市民方力则认为这是霸王条款。“顾客在洗浴场或健身房丢东西,最起码说明那里的安全保卫存有问题”,方力表示,如果浴场更衣柜锁没有被撬痕迹被盗,这说明浴场至少对更衣柜的钥匙保管不严,以致有人使用钥匙后私下复制新钥匙;如果被撬,那么说明服务员看守不严,给窃贼留下了下手的机会。 “消费者寄存物品要多个心眼,商家对寄存区要加强安全方面的巡逻,增大安全防范方面的投入。”有关业内人士指出,浴场、健身中心除了事先提醒消费者注意随身财物安全外,更要在更衣室加派安保人员,并且在出入口等允许安装监控的地方增设视频监控,从而有效地保护消费者财物安全。 针对物品失窃的赔偿问题,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相关律师表示,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有关规定,消费者在购买、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、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;如果消费者因购买、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受到人身、财产损害的,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。同时,根据《合同法》的有关规定,顾客存放物品导致丢失,保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。可见,商家作出警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责任,而不能免去应承担的责任。 |